生產無鉻鈍化劑的迪賽環保是鋼廠與批量熱鍍鋅廠的無鉻鈍化劑的提供商,針對鋼基中碳元素對熱鍍鋅的影響,小編收集了一些專業技術類資料,供大家參考:
鋼中碳含量對熱鍍鋅有顯著的影響。粗略的講,含碳量越高,鐵-鋅反應就越劇烈,鐵的重量損失就越大。因為鋼基參加反應越劇烈,鐵-鋅合金層變得越厚,并使鍍鋅層粘附性變壞。因此,合適熱鍍鋅用的原板應是含碳量在0.05%~0.15%之間的低碳鋼板。
不但含碳量對熱鍍鋅影響很大,而且,碳以什么狀態存在也很重要。在鋼中碳通常是以鐵碳化合物的狀態存在。鋼中碳的不同存在狀態對于鐵-鋅反應具有不同的影響,具體見下表:
碳的存在狀態 |
熱處理方法 |
布氏硬度/Mpa |
鐵損失量/g?(m2?h)-1 |
|
180g/L的H2S04中(室溫) |
在440°C的熔融鋅中 |
|||
粒狀珠光體 |
730°C球化退火4h |
520 |
87 |
680 |
層狀珠光體 |
690°C退火10h,緩冷 |
590 |
87 |
740 |
索氏體 |
加熱到780°C,保溫15min,空冷 |
850 |
5.8 |
130 |
屈氏體 |
加熱到760°C,保溫16min,油冷 |
1180 |
8.2 |
86 |
馬氏體 |
加熱到740°C,保溫17min,水冷 |
2700 |
49 |
118 |
回火索氏體 |
加熱到740°C,保溫15min,水冷到450°C保溫30min,空冷 |
1270 |
19.2 |
110 |
由上表可以看出,鋼中的碳以粒狀珠光體和層狀珠光體存在時,不管在酸中還是在鋅液中,鐵的溶解速度都最快。實驗證明,當阿姆柯純鐵的鐵損失量為70g/(m2?h)時,含碳量為0.8%的粒狀珠光體鋼,在同樣條件下,鐵的損失量可達70g/(m2?h),時純鐵的10倍。如相同含量的碳不以粒狀珠光體存在,而以擴散得很均勻的索氏體或屈氏體組織存在,則溶解速度的增加就不那樣明顯。
碳不僅如此地影響鐵在鋅中的溶解速度,而且還影響鋅層表面的外觀。鋼板軋制后退火時,如歌退火溫度太高,就會引起在鋼材表面形成晶間滲碳體。它能提高鋼板表面張力,降低鋅液對鋼表面的浸潤能力,從而使鋅液不能在鋼板表面均勻地流動,在熱鍍鋅時,就形成了鋅瘤缺陷。
以上文章內容部分來源:《帶鋼連續熱鍍鋅》第三版。